首页 > 编辑推荐 > 城市视点 > 正文
专栏 | 南宋京城四图中的厢与坊
2020-12-22 10:47:21   浏览次数:1902

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定都杭州,各方士人,纷纷来杭。早在建炎三年(1129年),杭州的行政级别,就从“州”升了“府”,称临安府,所属九个县,但京城所在,只是杭州十大城门内的一块,人口四十多万。


过了三十一年,《乾道临安志》记载的杭州人口,已达五十五万之多,居住区也在逐渐扩大。为此,城内共细分了七个厢(不包括凤凰山上“宫城厢”),下辖六十八个坊,一坊辖一巷,巷子前后立有牌坊,坊名优雅,巷名却是原本俗名。


“厢”“坊”这个南宋的行政区块后来作为惯例,保持了下来。尤其“厢”,也成了江南各县府所在的行政单位。直至八百年后,不少县城仍以“城厢镇”相称。


到了1251年的《淳祐临安志》上,杭州城内已经扩展到十二个厢,八十九个坊了。除了城内七厢析分为八个厢,又向城外扩展了四个厢,即城南左厢,城北右厢,城西厢,城东厢。这四个厢不属于京畿区块,一到落黑,就要关在十三座城门之外。


1268年的《咸淳临安志》上,杭州人口已近百万,原本十二个厢的八十九个坊,又析为了九十六个坊。譬如,左一北厢中的太平坊,析出了新街巷。此巷歌馆较盛,情况特殊,成了单独的坊的单位。太平坊巷也成了单独的地名,叫到如今。新街巷后来改名后市街,也一直叫到现在。


图片


杭州学人姜青青所著的《〈咸淳临安志〉宋版“京城四图”复原研究》,以史料为据,利用电脑修复了原图中因年代久远湮没不彰的地名,呈现了一个清晰的“京城四图”,也再现了城墙内外十二个厢的分布。


四张图大约如下:




京城图


以城墙为界的城内八厢,南城墙在如今梵天寺路、慈云岭一线,南城墙东近现在的中河高架,西到现在的玉皇山路。西城墙,大约沿了现在的南山路、湖滨路、环城西路,到环城北路。北城墙,大致沿环城北路的南侧,从武林路口往东,直到东河的凤凰亭。东城墙沿了东河西侧,一直到南城墙,这也是后来的上城区和下城区的老城区块。


左一南厢,京城中最小一个厢,只有四个坊。范围大致是现在的河坊街以南,西起原上城区中医院,东到吴山西北麓,南到清波街。如今留下地名,并保存原有方位的,有安荣坊所辖安荣巷。





左一北厢,在如今的河坊街以北,旧仁和署路往东,直到中山中路,辖十六个坊外加三条街(这街,也就比巷子稍宽一点),是杭城中最大一个厢。其中,清河坊与太平坊巷、后市街、吴山坊的吴山(大 ) 井巷、康裕坊的八作司巷,如今未变。流福坊的府前(街)、市西坊的(洋)坝头又称三桥(址)直街,十几年前城市改造中已消失。


南宋时的清河坊并非现在的概念,《咸淳临安志》中指的是宗阳宫到御路一段,也就是现在东河坊街的佑圣观路到中山中路一段。


左二厢,十八个坊,在现在的中山中路西侧。如今留有地名的,有积善坊、寿安坊的官巷、定民坊的棚巷(正对东面的棚桥)、报恩坊的观巷(正对东面的观桥)。


左三厢,八个坊,在如今的解放街浣纱路一带,留有地名的有钦善坊的井亭桥南、甘泉坊的相国井巷。


右一厢,十个坊,在如今中山南路和中山中路一带,留有地名的有寿域坊的太庙南、常庆坊的柴垛桥巷、富乐坊的荐桥西。


右二厢,十七个坊,西从如今的中山中路和中山北路段,东到当年的市河(现光复路)。留有地名的有通和坊的金波桥巷、武志坊的李博士桥巷、戒民坊的棚桥巷。其中,同德坊的灯心巷,远在如今的武林路东侧,《咸淳临安志》特意标注说:在“祥符寺西俗呼灯心巷”。祥符寺早已淹没,旧址在龙兴寺经幢附近,同德坊的灯心巷应该就是如今的灯芯巷。


右三厢,七个坊,在如今的清泰街往北,中河两岸。留有地名的有:善履坊的丰乐桥巷、昌乐坊的荐桥巷、兴德坊的盐桥巷。


右四厢比较复杂,《淳祐临安志》只写了一个坊,《咸淳临安志》却有九个坊,而且分布相当的散。有如今的新宫桥以北区块,也有现在的众安桥和湖滨地块。可见,这是一个后设的“收容队”式的坊。



皇城图



这是“京城图”中南侧区块,《乾道临安志》也称“宫城厢”,即现在的宋城路往北,到万松岭路之间。这区块经历了元兵的焚烧,杨琏真伽的破坏,所剩地面痕迹不多。


图片


如今仍能看到的,有修内司老虎洞官窑遗址、大内后宫的月岩,有高宗赵构手迹石刻“忠实”,还有一度成为大内殿司衙的圣果寺遗痕,以及圣果寺石壁上吴越的大佛像和众罗汉像残留等。其中,吴越的梵天寺、栖云寺、排牙(衙)石,也在南宋皇城的图版与故事中。

皇城大内的主体部分,在如今省军区后勤部区块内。



西湖图



此图是一幅南起范村、六和塔,西到老余杭的示意图,着重展示的是西湖全景和西湖以西的山景。其中,包括城西厢与城北右厢,以及城南左厢的西南部分(现八卦田与闸口区块)。


城西厢,在《淳祐临安志》上,只有状元坊,辖赤山路(现赤山埠)。在《咸淳临安志》上,城西厢仍只是辖了一个状元坊,这区域士民居住点太分散,管辖范围应该比淳祐年间更大了。



图片


城北厢,辖两个坊,可见当时商市的繁华。其中一个相当于坊的单位是转运司试院路,即当时的湖州市区块(现湖墅的米市巷、左家桥、仓基上,到江涨桥北侧);另一个是状元坊,在北新桥以南,以端平二年(1235),武状元朱熠所立牌坊命名。


城北厢有京城三大米市中最大的米市,承载北来的“苏、湖、常、秀(嘉兴)、镇江”的漕运停、卸,并建有多个官家米仓。如今的“仓基上”,就是一个遗留的地名。



浙江图



浙江,即钱塘江,这图同时展示了城东厢与城南厢的东南部分。


先说城南厢,城南厢有状元坊、美政坊。以状元坊为名,是因为嘉定七年(1214)此地出了一个武状元刘必万。对照城北的状元坊,也可看出,当时人对“武状元”的看重,对收复北地的崇武的人心所向。美政坊,相当现在的美政桥区块。



城东厢,最值得一说。淳祐年间,在如今的解放桥南侧造了第一座淳祐桥横跨护城河(现东河)以后,没几年,又从现在的清泰路到望江路,造了十一座桥梁,以便城东厢这新区的交通直达,可见这厢在当年的地位。



作者:曹晓波本

文刊登于《杭州》杂志2020年第22期

投稿信箱:hangzhouzazhi@163.com

排版编辑:毛婷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