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视觉周刊 > 正文
传统技艺——手工盘扣

    盘扣或称盘纽,是中国传统服饰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与装饰。

    据考证,盘扣起源于远古时代,当时因为还没有掌握文字,只好用绳子,盘个疙瘩来记载时间,到了盛唐时期,对穿着的讲究促使人们把手工盘花作为服饰挂于身上,久而久之,演绎成盘扣的最初形式。


    清朝以来,因满族旗人袍、褂、衫、裤的服饰风俗对中原地区的影响,盘扣也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种服装上,而成为当时中国服饰的代表性部件之一。

    进入民国,中式盘扣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唐装、旗袍”的流行,从而带动了盘扣的成型和运用,也掀起了中国传统服饰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突变。


    随着中国传统服装的演化和成熟,盘扣也由连接衣襟的单一功能,逐渐成为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生动地表现出服饰重意蕴,重内涵,重主题的装饰趣味,民族风韵浓缩其中。

    立领系盘扣,氤氲着张爱玲时代的蕴籍与典雅;低领配盘扣,洋溢着90年代都市女性的浪漫和娇俏;短坎长裙中缀盘扣,于端丽之中见美感;斜襟短衫镶盘扣;于古雅之中见清纯。

 

    带着浓重中国风情的盘扣,如今成为了现代各类时装周上中国元素的风尚代表,刚结束的2016米兰春夏时装周,“杜嘉班纳”的设计师又一次把盘扣、开襟、立领等这些中国传统的经典特色搬上了T台,盘扣也因而成为了中国元素的传统符号。


    一组盘扣由扣结、扣门和扣花三部分组成。扣结、扣门系结在一起使之发挥扣子的功能性作用,扣花则起到美化装饰,款式变化多端,花样百出,并且灵活性随意性强,给制作者留下极大的创作发挥空间,有写实、有写意,有形意结合。

    盘扣的制作以它那独特复杂的手工工艺,而成为了我国服饰界的一项传统手艺。宋月珍就是杭城的这么一位元老级盘扣手艺人。

 

    年轻时的宋师傅曾是杭州第一棉纺厂的普通纺织女工,心灵手巧的她平时喜欢揣摩些布艺编织等手工,由于长期与布艺打交道,也就慢慢地接触并定位于盘扣制作技艺。

    靠着自己对这门技艺的强烈热爱和骨子里那股不肯服输的性格,短短几年就熟练掌握起多种传统盘扣的制作技巧,同时不断地尝试新图案,新样式,至今已成为一名能制作上百个品种的盘扣行家。

    也正是有了这门技艺,才让她度过杭一棉倒闭的艰难岁月,而重新找到新的行当,如今的她被旗袍服装公司聘为专业盘扣打样技师,从事盘扣样式的开发和创新。

    同时她也成为了所在辖区的红人,多少喜爱旗袍服饰的女性朋友找上门来,定制心仪的盘扣样式,以及向她求教盘扣的制作技艺,她都细心传授,倾囊而出。

 

    宋师傅介绍道:“盘扣制作主要分两部分,一、就是前期盘扣条子的准备,按上浆、搭色、缝制这几道工序,讲究粗细恰当,厚薄均匀。二、全靠一针一线的手工缝制技巧了,图案花式经过多年的积累,全在她的脑子里,有时碰到工艺复杂的品种,也得花上个三四天功夫。”

 

    盘扣的类型繁多,有形似植物的花型扣、树叶扣、树枝扣,有形似动物的凤凰扣、孔雀扣、蝴蝶扣等;以中国结为造型的吉祥扣、如意扣、同心扣,也有以汉字为原型的万字扣、喜字扣、寿字扣等,不胜枚举。

 

    盘扣的制作工艺可简可繁,面积可大可小,主要根据个人心灵手巧的程度而定,手法通常包括盘、包、缝、编、嵌等。

    在色彩搭配上极为讲究,要综合考虑服装的整体构思和造型效果,充分体现中国服饰文化中传统,含蓄,稳定的审美思想。

    此种历时数百年的优秀传统技艺,隐藏着中国艺人的勤劳智慧及亲和之质,体现出现代机器永远无法取代的人工技艺之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老裁缝,老艺人的相继去世,传统手工盘扣技艺也面临着逐渐消失,濒危的境地。2009年这门手工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同时,在全国各地也掀起了一股盘扣热,众多盘扣艺人怀着对传统民俗服饰的挚爱与情怀,把握着与世界时尚风向接轨的时代气息,为盘扣艺术注入了更多新鲜活力,将这门传统手艺推向一个载新的高度。

 

    盘扣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色彩传统特技,与考古学、工艺学、民俗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我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状况。盘扣从服饰文化的点缀而跃然成为我国民俗文化宝库的一项艺术品之一,为我国民俗生活文化谱写了耀眼的篇章,愿这门艺术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样,永远绽放清新和美丽。


本篇图文为杭州图片网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