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视觉周刊 > 正文
湖笔的昔与今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是中国湖笔的故乡,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在善琏发明了毛笔。两千多年来,家家制笔的善琏镇享受着制笔带来的财富和荣耀。但随着书写工具的变革,特别是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湖笔开始走向寂寞和衰落。制笔工序繁杂、书写人群的萎缩、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让千年湖笔难以为继。

    2015年,善琏镇被浙江省列入“湖笔小镇”建设计划,以文化旅游、休闲产业为主的导向让湖笔开始走向新起点,千年湖笔从输出产品开始转向输出中国文化的魅力,整个湖笔小镇正在演变成一个中国文化的“大书房”。如今已有百年历史的湖笔工厂开始变得“透明”,旅游者可以参观湖笔制作的每道工序,爱好者可以私人订制喜欢的湖笔。“笔锋”转向,寂寞的湖笔开始获得新生。

    文房四宝(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品),笔居首位。中国的毛笔是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湖笔,因"毛颖之技甲天下""紫毫之价如金贵",而被誉为"笔中之冠"

    湖州善琏,一个不足3万人口的浙北小镇。在自古繁盛富足、人口稠密的杭嘉湖平原上,其人口密度不算高。然而它却是元代以来无可争议的“湖笔之都”。《湖州府志》称,“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州人,其地名善琏村。” 据嘉湖方志记载,在清初时期,善琏的住户已达千户至数千户之多,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十分繁荣。千百年来,善琏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至今还有许多"湖笔世家"。汉、晋、隋、唐、宋各朝,湖笔业已较发达。至元代,以长锋羊毫为特色的湖笔成为我国制造笔业的魁首。明代的《湖州府志》曾有这样的记载:"湖州出名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明、清时期,湖州是全国的制笔中心,一代一代的制笔高手,不仅将湖笔的制作工艺水平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把整个江南的文化层次,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湖笔能够取代宣笔不仅是历史的原因,关键还在于它的内在品质,也就是制作技术标准和书写效果上的质量标准。总括起来就是“三义四德”。“三义”指精、纯、美。这是从技术说的。“四德”指“齐、锐、圆、健”。这是从从书写效果上说的。

    湖笔纯由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支湖笔从原料进口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从中又可细分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在众多工序中,以择料、水盆、结头、择笔四道工序要求最高,最为讲究,尤其是水盆和择笔。主要工序由技工专司,选料精细,制作精工,尤其讲究锋颖。制作工匠秉承"精、纯、美"的准则,生产出"尖、齐、圆、健"四德齐备的成品湖笔。湖笔的笔杆主要取浙西天目山北麓灵峰山下的鸡毛竹,它节稀杆直,竹内空隙较小,是制作笔杆的理想原料。

    第一步,择料工序。分拣毛、梳毛、理毛和分类四个步骤。湖笔又称“湖颖”。锋颖在笔工中的术语叫“黑子”,只有山羊的颈、腋下不易与外部磨擦的部位毛才有,大约一头健壮的山羊身上有4两笔料,这4两中带“黑子”的顶多只有16钱。一个优秀的拣毛工人能把笔料按质量和长短分为10个等级分别用在不同的笔上,这样“千万毛中拣一毫”的“毫轻工重”的劳动就绝非夸张。

    水盆是湖笔制作中最复杂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在宽大的水盆车间,整齐地放着一排排木盆,笔工们一手拿着角梳,一手攥着脱脂过的毛料在水盆中反复梳洗、逐根挑选,按色泽、锋颖、软硬等不同级别进行一根根分类、组合,做成刀片状的刀头毛,然后再放在水里缕析毫分,把断头的、无锋的、曲而不直的、扁而不圆的毛剔除,整个过程非常精细。

    结头也叫扎毫,将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笔头用丝线结扎,把溶化的松香滴于笔头根部,使笔毫不易脱落。结头要求笔头底部平整,线箍深浅适当,捆扎粘合牢固,防止脱毛和笔锋不齐。

    第四步,蒲墩工序,也就是精选笔管的工序。在逐根的挑选中,把干裂、虫蛀、弯扁、皮色苍老、粗细不匀的笔管剔除,并按笔的各个品种规格要求,分类选择色泽、粗细、杆长一致的笔管。

    装套工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精选的笔管进行挖空,把结扎好的笔头安装其中。二是为装好的笔配制笔帽。装套工的技术难在“车”,即在笔管中挖孔。孔的大小深浅正好适合所套的笔头。质量要求挫头平、几口齐。湖笔有“毫毛不脱”的美誉,这两道工序是关键。


    镶嵌工序,即对毛笔笔管进行装饰的工序。一般用湘妃竹、凤眼竹以及象牙、红木等材料为笔的主杆,再用牛角进行镶嵌,使笔管造型更美观。镶嵌的斗状有直斗、三相斗、葫芦斗等。

    择笔工序又称为修笔,是湖笔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择笔是对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笔,进行最后检验并修整的工序。笔工通过注面、挑削、择、抹等工序,对笔头进行整形,将影响内在和外观质量的笔毛剔除,行话叫“择三分,抹七分”。

    刻字工序就是在笔管上刻上笔的品名和生产厂家的名号等等。刻字也是功夫颇深的工种。各种笔画的刀法成为点、划、挺、撇、捺、踢、勾。刻写时的笔顺并非按书写笔顺进行,而是一次性刻好各个字的相同笔划,再刻另一种笔划。因此,刻字工必须对字体笔划的结构和字的排列娴熟于心。

    清光绪年间,笔工们为了缅怀湖笔之祖——蒙恬的恩泽,在镇西建了蒙公祠。每年农历的三月十六日和九月十六,善琏及周边笔工,都要聚会蒙公祠,举行盛大的“蒙恬会”。

    “出会”,是蒙恬会中最热闹的场面。届时,笔工抬着蒙恬的神像,扛着各种兵器,排着长长的队伍,鸣锣放炮,浩浩荡荡,绕道数十里,以示纪念。这一湖笔界传统的民俗文化,一直延续至今不衰。2009年,“蒙恬会”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湖笔应用广泛,在古时的“开笔礼”上也时常出现。“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图为开笔礼上,师长们用湖笔点上朱砂,为孩童们“朱砂启智”。

    近日,中国首部关于描述毛笔故事的电影《万里挑一》在善琏镇开机。


    如今湖笔逐渐被更多人知晓,不少老外也会来湖笔之乡探探究竟。

    目前,善琏每年生产约1000万枝湖笔,占据大约20%市场份额。长期封闭环境中进行的作坊式生产,善琏湖笔业专注于品质,却很少主动出击经营市场。

    湖笔价格的涨幅,远远小于原料和人工价格的涨幅,这20年几乎就是湖笔利润逐渐压缩的过程。作为唯一能控制的成本,一线笔工的相对收入持续下跌。如今善琏湖笔厂工人的月工资,大约是1000元左右。不过,随着书写工具的变革,特别是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湖笔开始走向寂寞和衰落。善琏湖笔厂一度曾有员工有500多人,后来陆续退休或是离厂自谋出路,到现在只剩70多人了。最后一批工人进厂,也已是十几年前的事。镇上的年轻人则被周边城市抽离,即便有少量“留守”的,也投奔收入高一些的毛纺厂、头巾厂了。


    如今已有百年历史的湖笔工厂开始变得“透明”,旅游者可以参观湖笔制作的每道工序,爱好者可以私人订制喜欢的湖笔。“笔锋”转向,寂寞的湖笔开始获得新生。


本篇图文为杭州图片网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