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视觉周刊 > 正文
传承——扇艺乾坤


    中国的扇文化起源于原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炎炎夏日,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了。目前发现的最早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蔑丝编木制长柄扇。

    早期的扇子以长方形的苇编物居多,秦汉后扇子的形制慢慢演变为方、圆、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也用起高档的丝织绢素,并独为宫中所用而有了“宫扇”一说。北宋(960年—1127年)出现了当今常见的折扇,因其方便实用,在民间广为流传。扇子品种更加丰富,工艺更加精巧,中国扇子作为一种东方文明开始传入欧洲,风行世界。

    到了南宋(1127年—1279年)随着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的盛行,扇子铺和画商也应运而生,从而促进了中国制扇工艺的迅速发展。明清后,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成为了文人墨客追求的一种时尚,编织、雕刻、书法、绘画及金石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中国扇子升华为一种更加珍贵的名族艺术。


    中国扇文化悠久,许多传说都有扇子的烙印。三国演义诸葛亮手执鹅毛扇谈笑风生;西游记铁扇公主挥舞芭蕉扇大战美猴王;济公活佛一把破蒲扇行善救世。


    同时,扇子也作为道具用在了各类喜剧表演之中,文生以扇尽展潇洒,旦角以扇掩饰娇羞;花脸以扇平添威武,丑角以扇更呈诙谐。扇子在他们手中挥洒自如,各尽其妙,为舞台表演艺术锦上添花。当年梅兰芳演戏就讲究扇功,为在《贵妃醉酒》中将杨贵妃演得出神入化,特地赶到杭州王星记扇庄定制一柄湘妃竹折扇,并裱以金箔,绘上杭画牡丹,雍容华贵。

    扇子与杭州有着不解之缘,杭州“雅扇”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闻名遐迩。而“王星记”正是雅扇艺术的鼻祖,王星记扇业的前身是王星记扇庄,创建于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创始人:王星斋,当年与妻子陈英制作的泥金满斗式花扇,被选为宫廷贡品。在经过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传承下,王星记赫然成为了中国制扇行业中最大的综合体,并以精湛的工艺,迥异的功能,高雅的情趣,使王星记扇艺与浙江丝绸、龙井茶叶并誉为“杭产三绝”而名扬天下。

    如今的王星记拥有中国制扇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一大批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传承基地。


    当代的扇艺制作光是扇骨选料一项就已众彩纷呈,即有传统的竹子、红木、牛角,更有珍贵的象牙、檀香木、玳瑁等。


    檀香扇是以印度产檀香木为原料制作而成,树龄需要数十年以上,木质细腻坚硬,香味纯真淡雅,制成扇子有“扇在香存”之誉,一把檀香扇保存数十年之后依然香味优雅。

    檀香扇为手工艺品,主要操作工艺为拉花、烫花、雕刻,用钢丝锯在薄薄的扇片上,手工拉出数百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上万个小孔,组成千变万化,虚实相宜的各种精美图案,独特的加工工艺使檀香扇更加精细、高雅,成为一件极为难得工艺珍品。

    折纸扇可谓是中国扇中的璀璨明珠,它选料精,工艺绝,扇面美,深得各界人士的喜爱,扇面上或题字或作画,把人间百态收纳其中,精美的书法与绘画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扇面绘画不拘于形式和内容,多为即兴而作。内容以鸟兽虫鱼、园林山水、花草树木、人物肖像为主,与雕刻、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中国扇子成为众多文人雅士喜爱和渴求的艺术藏品,也成为展现中国独特文化魅力的艺术结晶。

 

    别看一把小小的纸扇,从制骨到完成,也需花16道工序,有时为制作一柄精美的艺术扇,甚至要花去一两个月时间,正所谓慢工出细活。

 

    老技师们把扇子当成有灵性的伙伴,当成自己的孩子,每把扇子的诞生,都是制扇师傅艺术生命的延续。一代代扇业人正是坚持“精工出细活,料好夺天工”的祖训,得以让王星记扇子保留着“天下第一扇”的美誉。

 

    下面来说说扇艺的另一绝“黑纸扇”,杭州的黑纸扇是百年老字号“王星记扇庄”的传统产品,外观古朴典雅,内在坚韧耐用,具有雨淋不透,日晒不翘的特点,素称“半把伞”。

    扇骨用的是广西桂林地区的棕竹,花纹美丽,柔软而富有弹性,每根扇骨都光亮可鉴,厚薄轻重,毫发不差,扇面则用浙江富阳、瑞安等地的纯桑皮纸,用桃花盛开时的雨水制作,并涂刷诸暨高山柿漆,一把完整的黑纸扇需经过86道工序,纯手工制作。

 

    黑纸扇除素面黑色外,其余都经金银装饰,有泥金面、泥银面、双回泥面等。单就书法而言,一般用真金粉书写小楷;用假金书写行草跨行,偶尔用到朱砂。看似简单,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难怪有人赞道:扇面是江南文化的精致产物!

    为掌握此技巧,技师平时需苦练手上的小楷书写功夫,没十二分的把握,无法上扇。

 

    再如上色,那是非出动大师不可,既要覆盖力强,又不能画得太厚,否则无法收扇。即便收了扇子,折痕处的画面也会破裂落粉。因此,人物的脸部、鱼、鸟、兽的点睛处应避开折纹,题诗落款则必须顺着折痕写,可谓处处留心,步步惊心。

 

    现今的王星记在生产创新的同时,十分注重老技艺的传承和年轻技师的培养。无论是糊面、摺面、上色,还是最后的砂磨、整形,均有专业老师傅手把手教授,使新手尽快地掌握技巧,独当一面。

 

    王星记在“提升传统产业,做品牌,做文化,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总体思路下,先后建起中国扇业第一家集生产、演艺、博物馆和文化交流为一条龙的工业旅游园区。尤其是博物馆的建立,把扇艺发展进程、文化传承脉络;百年的艰辛与坎坷、精彩与辉煌,都一一展示在世人面前。2008年王星记制扇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扇艺于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一种难得的雅韵,它来源于独特的艺术创造理念和手法。当这一柄柄扇子在人们面前展开之时,已然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折射出的是中华几千年扇文化的精彩艺术风貌。

 

    让中国扇艺,这一传统文化的无价隗宝得以世世代代地传承发展下去;让扇子文化在众多工艺美术文化发展的春天里,一枝独秀!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