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婺源,我的灵魂被你的秋色迷惑
2014-11-19 15:59:24   浏览次数:3079

    应了那句广告语“忘掉婺源的油菜花吧,婺源的秋色才是最美的景”,杭州市级机关摄影俱乐部、杭州图片网的一行三十一位成员,在这个闰九月中旬的周末,兴冲冲地踏上了愉快的旅途。

    从杭州出发去婺源,三百多公里路,行进在旷野的山间,对美妙景色的向往,变得更为迫切。

    黄村,是我们婺源的第一站,尽管“百柱宗祠”没去成,但是古村落里的每个角角落落倒让我们的镜头扫了个遍。

    与每一座古村一样,黄村也是那样地安静、闲致。一条小河流淌在村口,河边洗菜、洗衣、洗头的人三三两两。

    一座只够两人行的木桥横在河面上,挑着担、挎着菜的村民走过,就成了我们画面中的主角。

    在村里,只要有空地,总是村民们晒太阳、聊天、带孩童玩耍的场地。对我们的镜头,他们也是那样地淡定自然,该做什么还是做着什么。

    好想款款坐在那石凳上,找几位农妇,听她们聊个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再等几位大爷,与他们数尽沧海桑田、鸡毛蒜皮。

    离开黄村的第二站,是菊径村,导游说是亚洲最大的圆村。上山坡一望,果真够圆,实为罕见。这座山环水绕的小村庄,被公路与小河圈成大半个圆。几座简易的石桥,跨过小河,连着公路与村落。

    村里,老人与留守儿童依然是主流,这个季节,是他们收获山茶籽的日子,晒干、剥壳、再晒……于是,总有一个个老老小小劳作的身影留在我们的相机里。

    可是见到老人青筋突出的手和孩子们留着鼻涕的笑脸,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二天,因为要起得太早,所以几乎一个晚上都没睡好,半梦半醒间,总在等着闹铃的响起。

    出了门,果然弯弯的月儿还高挂着,星星也亮着。我们这群好摄之友就这样披星戴月出发了。

    到了目的地石城,停车场已停满车,比我们早起的人儿有很多。随着月儿的下沉,天开始放亮,村庄若隐若现了。

    先前在别处见过的照片中的美景,终于掀起她的头盖,出现在我们眼前。

    见到这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那是怎样一种欣喜,如久违,又如似曾相识。赶紧选个钟意的视角,架好脚架,迫不及待地调焦、按快门,再调、再按。当然,更有迫不及待地发微信……

    都说石城是吹响婺源秋色的号角,我们就是随着号角踏上寻秋征途的快乐人。

    枫树的红、银杏的黄、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轻舞飞扬的袅袅薄烟……我们分明驻足在七彩山水画的美仑美奂中。

    层林尽染的村庄啊,要不要这样姹紫嫣红?要不要这样色彩斑斓?要不要这样“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一农家小憩,讨了杯开水,女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明年再来,说那时他们家就盖了新屋,可以住在他们家。听了这话,心,随即变得温暖起来。那份不舍,一下子溢漫在心间。

    是不是真的那样,人行千里路,只为寻觅这憩息的小屋,即使隐在乡间。随心随意随行随性间,欢愉着那份随缘。希望累了厌了倦了,总有一扇门为我开启,总有一页窗为我挡雨,总有一盏灯为我点燃,总有一杯茶为我洗尘,总有一个人为我守候,也总有一份妖娆,只为我绽放!

    婺源的最后一站是婺源的标志性建筑——彩虹桥。读了介绍才知道,彩虹桥建于南宋(113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一座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拍了集体照,上桥,慢慢踱来。总想细数千百年来在桥上擦肩而过的人儿,还有那些回眸翘盼的身影。多少岁月易逝,流水易失,多少起起落落的故事随风飞,唯有风吹日晒桥还在。

    下得桥来,踏上桥下石墩,与大家一起携手跨越湍急的河流,我们也成了桥上人群镜头中的风景:五彩服饰,架起了另一道彩虹桥;欢声笑语,荡开了新一轮欢乐谷。

    婺源寻秋,一段快乐的旅程。忘不了车上几位高人动情的传道授业,忘不了兄弟姐妹们热情相佐的关怀,忘不了三十六年陈的好酒下肚后那份酣畅淋漓,更忘不了按快门时那份近乎窒息的快感!

    无论如何,最好的时光,在路上。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