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视觉周刊 > 正文
说不尽的杭州腔调

“小锣一敲唱开场,今朝唱点啥名堂。”这种腔调,怕是越来越难觅了。

 

在杭州,桥西直街往里,曲径通幽,几百米处有一界碑,边上就是老杭州都知道的老开心茶馆。进茶馆,都是古旧具有年代感的方桌板凳,零星坐了几位茶客。茶馆角落的墙上挂着一面长方形的“小热昏”黄底旗帜,底下放着一个老底子的木箱子,上面写着梨膏糖。“哆嘡哆嘡哆哆嘡”几声铜锣响,台上走出一位身着蓝色长衫,头戴清朝瓜皮帽的长者,像往常一样在条凳儿上一站,小锣儿敲起来,人群聚拢来,转眼之间,茶馆人就挤得满满当当。他就是小热昏的第七代传承人俞康发。只见他有节奏地敲着小铜锣,说的尽是杭州方言,一曲唱罢台下掌声四起。

 

一个世纪以前,杭州城里有一位叫杜宝林的年轻人,他以卖梨膏糖为生,为了聚集人气,他以“说唱朝报”的形式卖梨膏糖:敲起小锣,唱起小曲,以糖代票。一开始,他唱的内容只是介绍梨膏糖的作用和好处,实际上也就是在为自己的梨膏糖打广告。后来,杜宝林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气,说唱的内容慢慢扩展到社会新闻、奇闻轶事。

由于他嗓音洪亮,语言幽默风趣,说唱内容多讽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很快引起了杭州市民的追捧。为避免遭迫害和麻烦,他取艺名为“小热昏”,意思是说唱的都是发热昏时的胡话,不能当真。后来,小热昏也成了这一说唱形式的名称。它擅长的是在戏谑谈笑间串联起百年历史碎片和百家喜怒哀愁,久而久之,成为这座城市的别样注脚。

2006520日,杭州小热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列入首批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名录。

俞康发表演通常都是没有台词的,只根据当时场地、观看的人员,脱稿而唱,即兴演出,调侃话张口就来,内容从没有固定的句式、段落要求,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从生活中随手采撷汇编成自己的演艺内容,能让观众乐透心底,能让时事得到针砭时弊。从十八岁就开始唱小热昏,从兴趣爱好慢慢演变为入门,从为老师打下手到独立登台演出,俞老师与小热昏一起走过的岁月竟也长达了几十年。   

 

 一间古色古香的茶馆,一方面朝观众的舞台,一张兜着红布的长形木桌,就是他经历最多也是最为熟悉的演出舞台。在他看来,尽管现在说小热昏的人不多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着要把这项艺术传承下去,只有真正的喜爱,才能把这项“事业”继承下去。

 

现在拿小热昏当“饭碗”,还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员大都年事已高,急需培养接班人,而且大量传统曲目也需要记录和整理,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将来是否能传承下去还是未知数。

不过,说到这的时候,俞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现在了解街头说唱文化的人了多起来。新杭州人,外地人甚至是外国人也都能听得懂小热昏,也都喜欢听小热昏说唱。在宣传和传播上,我们也做出了努力,2004年杭州电视台推出本土新闻栏目,主持人用杭州话说新闻。现在,在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就有我的表演。小热昏说的是地道杭州话,讲的是杭州故事,道的是杭州风情,品的是杭州味道,那些儿女情长、家长里短、三干娘六外婆的有趣故事,一经说来,听众笑倒一片,我们也高兴。我们演员都叫做‘人来疯’,人越多,表演的就越带劲,毕竟,我是为老百姓的开心而生的嘛。”

 

俞老常挂在口头的,就是这句看似普通,细品却很有味道的话:“情愿一天不吃荤,不可一日不听小热昏,常听小热昏,做人做事不发昏。”对于他而言,唱小热昏,绝不仅仅出于兴趣,更多的是在有节奏有腔调的唱段中,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腔调,比如京韵大鼓、苏州评弹、河北梆子,杭州的腔调是啥?就是卖梨膏糖的小热昏!


    本篇图文为杭州图片网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