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视觉周刊 > 正文
传承——土布纺织技艺

    土布又叫粗布,是几千年来民间经过纺花、绕线、经线、掏头、上机、织布等复杂手工流程而形成的一种手工布艺。

    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已创造出了用于纺纱的纺轮,用于织造的原始腰机。


    宋末元初,黄道婆被尊称为布业的始祖。明代中叶,人们普遍穿上了棉布做的衣服,直到今日,棉布仍是中国人制作衣裳的主要原料。

    “七亩地,八亩宽,中间坐个女人官;脚一踏,手一扳,十二个环环都动弹,”这民谣唱出了当年织布的景象。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手织布技艺,这曾是每个家庭的女性必备技艺。而现在,懂得这整套完整技艺的人却已是凤毛麟角。


    十几年前,浙江磐安大山里有这么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女孩“郑芬兰”,心中燃烧着一个复兴土布织艺的梦想。

    就是那一个山里普通的晚上,在整理衣柜的无意间,望着母亲为自己亲手织就的土布嫁衣,激发起她那份走出大山,继承创业的决心。


    2005年,她毅然背起装有10多卷土布的大包,告别大山,来到杭州。从此“小巷三寻”成为了郑芬兰一生的事业。

    这十多年来,母女俩靠着外婆留下的,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织布机,编织出一个个传承坚持,创新执着的美丽之梦。

 

    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被遗忘的土布在“小巷三寻”的挖掘下,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传统而独具,原始而经典。

    粗犷的质感肌理,透视的正是朴素和真实;简洁的色泽对比,体现的却是环保与健康。望着每一块手织布,毫无保留地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以及生活的率真。

 

    “用古老演绎时尚是我们的宗旨”,郑芬兰说。在她眼里,手工织布服饰不仅仅是件衣服,更蕴含着古老文化。

    “小巷三寻”遵循着“简单就是美”的审美理念,纯朴中透着现代,粗犷中透着精致。“缕缕而成之,寸寸而织之”,这是一种走向自然的坚定脚步。


    经过十几年的默默耕耘,“小巷三寻”从初心只为从强手如林的商业丛林中奋力切割出手织布服饰微薄的市场细分开始,到慢慢演变为对一种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的社会责任担当。

    随着土布纺织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近年来的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的成功转型,“小巷三寻”也跃然成为一个围绕土布技艺,集体验、设计、销售为一体的土布纺织博物馆。

 

 馆藏的众多老物件中,灵魂是那一把把老梭。所有的梭,都是郑芬兰用了13年时间从世界各地收集的,至今已达7000把。贵州、 西藏、尼泊尔、日本……作为资深徒步驴友的郑芬兰无论走到哪里,梭子就收到哪里。在西藏,她曾经丢弃过背包里所有的药物衣服,就为了装满65把老梭。

 


    郑芬兰纺梭藏品展于2016年1月在杭州举行,此展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专家们,均为其对中国手工布纺织技艺传承所做出的贡献而啧啧称赞,在她心中,收藏的是梭,叩开的,却是传统的乡土记忆,是复兴土布的情结。

 


    首次将“女红的复兴”的概念带入中国美术学院,邀请台湾汉声杂志社总策划黄永松与大学生们聊一聊从手工艺到女红复兴;正式发起浙江古村之友,牵头推进与落实浙江古村落的活化与保护,将手工技艺植入村落,让村民重拾技艺并传承给下一代;前往贵州安顺参与布依族“上甲村妇女使用民族手工艺技艺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研究。并帮助恢复上甲村布依族手工制衣产业等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显示了郑芬兰携其“小巷三寻”团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那份满腔热情。


    世界上有两种动物能够到达金字塔的顶端,一种是雄鹰,另一种是蜗牛。雄鹰有强健的羽翼,蜗牛有无穷的毅力!人们常常只看到雄鹰强健的羽翼,而看不到蜗牛无穷的毅力。在“小巷三寻”服饰上,那个背着纺车的蜗牛标志尤其显眼。郑芬兰说:“我没有雄鹰强健的羽翼,那么就拿出蜗牛的毅力来,我相信,终有一天我同样可以到达金字塔的顶端。我告诉自己,这就是蜗牛式的坚持。

 

    “唧唧复唧唧”的古老场景在你我记忆中苏醒,“小巷三寻”为曾经活跃在寻常百姓家中的土布,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承和创新中,坚守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在当下开出灿烂的花朵。


本篇图文为杭州图片网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