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视觉周刊 > 正文
传统手艺——杭画装裱

    杭派书画装裱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杭州素有“丝绸之府”之称,绫、罗、锦、绢、缎等书画装裱所需的丝绸织物品种齐全,加之浓郁的书画艺术氛围,于是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书画装裱技艺,自成一派。

    当年在“张大千”等诸位画界泰斗的支持下,在杭曾开设起规模宏大的裱家“游艺山房”,从而出现过众多装裱界的能工巧匠,为国家抢救出一大批历代馆藏的书画珍品,也修复过像“潘天寿”、“徐悲鸿”“黄宾虹”、“唐云”等诸多大家之作。

    装裱赋予书画能长久性地保存、收藏和流传,故行内有“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书画装裱技术因而成为了我国特有的一种名族民间传统技艺,杭派装裱也被列入了市级文化技艺传承项目。

    虽然杭派装裱有着自身悠久的历史和优势,但就现阶段而言,由于必须依靠口传身教的传承方式,学习苦、时间长、收入低以及机裱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这门传统手工技艺。

    现如今在为数不多的装裱艺人中,我们走近这一位还在苦苦支撑着手工装裱技艺的“沈建国”师傅。“沈建国”人称沈阿四,祖父在抗战前就开设裱画店从事杭派裱画,其父继承衣钵后成为杭州美术公司专业裱画技师,1986年沈师傅从父亲手中接过这门祖传裱画技艺,一眨眼也伴他走过了快30个年头。

    走进沈师傅家,可以说是家徒四壁,除了卧室中简陋的床及一张饭桌外,最显眼的家具也就数那一张裱画板了。

    阿四师傅边干活边聊起:家中兄弟几个,均另谋职业,生活得光鲜,也就自己因为条件差才继承下了这门技艺,30年下来全身落下了无数病痛。

    老伴也劝他放弃这门行当吧,家中这唯一几个平方用做裱画作坊的吃饭间,也该买张沙发成为客厅了。但望着墙上父母的遗容,面对祖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又怎么能说丢就丢呢。        

    裱画工艺流程复杂,包括打浆糊、拓画芯、配拓材料、上墙干燥、针刺裁切、插座镶画、折边串口、配复背纸,再加上上蜡、砑光、钉绳圈、包头、上杆扎带等几十道工序,道道都有深奥的诀窍。

    面对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靠得是累人的虚劲和十拿九稳、分毫不差的手头功夫。

    阿四师傅介绍道:拓画芯是裱画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裱画的一半功夫在“拓”中,画拓得好,裱画也就成功了一半。过程中的喷水、刷浆的厚薄都有讲究,若非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拿不下来。

    现如今虽然有了机裱,但行内都知道经过机裱的字画如果破损后,均无法复裱,唯有手工装裱的才可以修复翻新。

    所以至今阿四师傅这儿仍然门庭若市,多数讲究的书画藏家依然选择手工,各类画展作品的装裱及精装册页的制作任务让阿四师傅根本停不下手。

    从父亲手中传下的另一门绝活,那就是破旧字画的修复翻新,这又是一门工作量巨大,技术要求高的累活。

    阿四师傅拿出一大袋废旧纸团,激动地对我说:“可不要小看了这些破旧宣纸边角,这是古字画修复的宝贝,无论什么质地、什么时间的宣纸,在他的八宝袋中都能找到,也只有找到相似色泽的宣纸材料,修复才能完成。

    当然有时也会碰到极其难修复的字画,甚至让他茶饭不思、整夜失眠。但每当攻克了一道艰难工艺,阿四师傅觉得要比多拿几倍的工钱都高兴。经过这几十年如一日的经验积累,从而也使他成为了杭城书画业内小有名气的裱画行家。

    望着阿四师傅干裂粗糙的双手和他那未老先衰的腰板,感叹我们这群手工艺人的艰辛和不易,也正是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执着、诚信的手艺人精神,才构画出了我们民族民间技艺的精彩纷呈和独具匠心。


    本篇图文为杭州图片网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