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视觉周刊 > 正文
“候鸟儿童”的心声

    鸟儿童,城市外来打工者的子女,平时他们在老家上学,寒暑假期间从家乡“迁徙”到城市与打工的父母短暂相聚。假期生活结束,这些“小候鸟”又将告别父母回家读书。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定期的往返于两地。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前往城市淘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了“小候鸟”,他们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即便难得的一面,依旧让他们感觉父母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记者进入杭州外来务工者的聚居区,探访了一些暑假“飞”来杭州的“小候鸟”,听听他们心里想对爸妈说的话。

    杨淑雅,12岁。老家位于河南商丘假庄村。
    由于父母都长期在杭州打工,杨淑雅的童年一直跟着家里老人过,老人身体不好,许多家务都得靠她自己来。
    每年,杨淑雅会在暑假独自坐车杭州和父母团聚,到了寒假,杨淑雅的父母也会定期回老家,给自己做上几顿爱吃的饭菜。但相聚的机会每年都只有这么两次。
     杨淑雅希望自己长大能做一名医生,能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能治好奶奶的白内障,看好父亲的肩周炎。

    周莹,10岁,老家位于江苏省泗阳县吴集村。
    周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来杭州打工,夫妻俩从事的都是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作。早起晚归的他们租住在杭州上城区的一间简陋民房里。周莹一年很难得能见上自己父母一面,听她说,如果这次暑假不来杭州,自己在2014年就见不着自己父母一面了。
    周莹的愿望是长大成为一名舞蹈家,她想摆脱自己这身土气的样子,变成舞台上万人瞩目的焦点。

    冯浩龙,9岁,老家位于安徽省涡阳县冯西自然村。
    听冯浩龙说,自己的父亲好多年都没有回过老家了。今年是冯浩龙第一次来杭州,因为太想念父亲,家里老人就让他和来杭打工的老乡一起搭车来。
    来到杭州,冯浩龙并没能和父亲有太多的交集,父亲的工作是送外卖,每天工作到晚上12点。白天没人管的小浩龙被父亲安排进一场义工夏令营。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一个月的杭州之旅。
    冯浩龙说,自己在杭州马路上看到过身穿黑色制服的特警,十分帅气,长大后他也想做他们中的一员。

    汪章顺,13岁,老家位于浙江省常山县石木岭村。
    和周莹父母一样,汪章顺的父母都也是负责杭州城市道路的清扫工作,为了给儿子拼命攒钱,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空挡时还会出去打点零工。俩口子很少能回老家一趟,哪怕到了过年,也只是买点礼物托老乡带回去。
    每年,汪章顺都盼着放暑假,两个月的假期他可以来到杭州和父母一起度过,而这两个月是他最幸福的两个月。
    汪章顺的老家常年存在治安问题,所以他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警察,惩恶扬善。

    潘小妹,10岁,苗族,老家位于贵州省黄平县抬头村。
    潘小妹自小丧父,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母亲一人。潘小妹如今在黄平县一所小学念书,每天光上学就要走50分钟路。好几年没有见到远在杭州打工的母亲,这次她毅然和姐姐一起起程。第一次来到杭州,潘小妹有些害怕,面对这样一个高楼林立的大城市,她怕自己走丢了。“在我们那,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楼房,更别说大厦了。”
    潘小妹希望自己能做舞蹈家,因为在她们苗族村寨里,每个姑娘都会跳舞,而且跳得都不赖。

    潘义花,潘小妹的姐姐,13岁,老家位于贵州省黄平县抬头村。
    因为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潘义花选择了离家近的中学念书,除了上课,她还要用剩下的时间勤工俭学,赚点钱供家里开销。和潘义花聊天,你能感觉她那脱离年龄的成熟。
    妹妹在外读书,母亲远在杭州打工,家里照顾老人的活和日常家务都被潘义花包了。靠着母亲每周从杭州寄回来的100元,在潘义花的精打细算下,一家人也能过得不错。
    潘义花的愿望是做一名歌手,她知道宋祖英,知道吉克隽逸,她知道少数民族有着唱歌的天赋,她想长大后用自己的歌喉让妈妈不再劳累。

    熊浩余,10岁,老家位于重庆市忠县太洪村。
    熊浩余的父母在他还未上学时就来杭州打工,这一来就已经超过5个年头。如今父亲在一座建工地做着建筑工,母亲则负责一座公厕的清洁卫生。在杭州,一家人的住处就是母亲干活的公厕。一家人团聚时间短暂,除了过年那几天,小浩余只能和父母一起住上一个月时间。
    熊浩余的愿望是将来成为一名厨师,为自己的父母烧上一桌子可口的饭菜。

    董婉玉,10岁,老家位于河南省息县董围孜村。
    董婉玉的父亲早年就来杭州打工,做的是收废铁的行当。每年小婉玉有两次和父亲相聚的时候(过年、暑假)。每次暑假来,她都会和父亲住在江干区五堡附近的一个菜棚里,那里也是她对杭州最深刻的了解。
    董婉玉的愿望是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赖欣琳,8岁,老家浙江省衢州市杨坞村。
    赖欣琳的父母在杭州负责一间公厕的清扫工作。每年赖欣琳来杭州,住的就是公厕旁那几平米大的置物间,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都在那。即将准备上二年级的赖欣琳每年只有两次机会见父母,除了在除夕夜和父母吃上一顿团圆饭外,就是她最期待的暑假。
    赖欣琳很爱笑,不管何时总是眯起小眼睛笑嘻嘻的。她告诉我,她以后想做旅行家,走遍大江南北,告别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

    王鸿柱,11岁,老家位于江西上饶鄱阳县竹林村。
    在小鸿柱还未念书时,父母就离开了他,来到杭州打工。念小学后,小鸿柱偶有几次跟随老乡,在暑假时来杭州一段时间。但因为父母工作很忙,一天碰到的时间也就那么两三个小时,对于这点时间,小鸿柱格外珍惜,哪怕再困,也要撑着。对于父母和自己玩耍的画面,小鸿柱的记忆依旧停留在老家那段时光。
    王鸿柱希望自己长大能成一位演唱家,能够出人头地,能够多赚点钱,不再让父母辛劳。

    张佳,10岁,老家位于安徽省淮北市张集村。
    张佳的母亲是在杭州一家宾馆做保洁,父亲的工作地点则在西湖景区。每年来杭州,张佳最多的印象就是美丽的西湖。因为,她的临时住所就是父亲在花港公园的垃圾房旁。
    张佳身材高挑,但性格内向,她没有对未来想的太远,只希望自己能在杭州住下来,留在自己父母身边。

    沈阿康,13岁,老家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吴城镇。
    沈阿康看起来很懂事,不皮不闹。沈阿康的父亲长期在杭州从事体力工作,因为想多赚钱,所以过年时而回时而不回。
    沈阿康每年能不能见面取决于他能不能在暑假来到杭州。这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来说是一道坎,坐车过来需要钱,但父亲赚的钱都是供他读书用,供家里老人开销用,他不敢乱花钱。沈阿康知道自己父亲工作不容易,每天都是汗流浃背赚钱,自己更不该因为思念花掉父亲的辛苦钱。可今年,沈阿康忍不住了,思念之情让这个男生毅然踏上了开往杭州的列车。
    沈阿康说,等他长大了要做一名糕点师,能为父亲做上一份香喷喷的蛋糕是他最大的愿望。

    祝锦帆,8岁,老家位于安徽省利辛县祝楼庄。
    祝锦帆的父亲一直在杭州负责垃圾运输工作,每天天不亮,他就会开着垃圾车出门干活。这些年,父亲的坚持撑起了整个家,但却未能照料心爱的儿子。
    祝锦帆年纪小,却很懂事,在父亲身边的日子,他每天都乖乖地写着作业,洗掉自己的脏衣服,不给劳累一天的父亲任何负担。
    祝锦帆告诉我,他长大了想做一名发明家,梦想着制造一扇机器猫式的“哪儿都能去的门”,这样,自己的父亲不用每天顶着烈日干活了。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