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视觉周刊 > 正文
印记城市

    “建筑是形象的艺术,而城市是记忆的艺术”,一个没有旧建筑和老城区的城市,就像一个失去了记忆的人。当然,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更新,总会带走一些历史沧桑、遗痕印记,但留在摄影师镜头里的,已逝的岁月就成为一幅幅怀旧的画页。平传根老师,一位孜孜不倦的有心人,用他的镜头记录的杭城历史变迁的年年岁岁,交织的是追忆,还原的是沉淀。

    工联大厦的往事

    还原记忆,1988920日,营业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工联大厦购物中心开张,一鸣惊人,销售额紧随解百、百大脚步,名列三甲,跻身杭城十大商场行列。曾几何时,工联在杭城商界创造了多个“第一”,如全省首家开通自动扶梯的就是工联,多少男女老少赶来为的就是“长长见识”、“开开洋荤”。岁月交替,时过境迁,随着杭城商业中心的北移,再加上日趋激烈的市场争锋,工联从辉煌逐渐走向衰落,直至2009116日,工联大厦在爆破声中偃旗息鼓。2013年“五一”工联大厦重建后进入试营业。


工联大厦旧貌换新颜(199210月摄)


工联大厦旧貌换新颜(2013109日摄)

凿路成河完水系

河坊街的凿路成河是河道整治的新突破。800多年前,中河和东河互通,到南宋新建德寿宫,掩埋了东河南段,从此两条河道被隔断。而今,在中东河整治中,河坊街一段凿路成河,再现两河环通的水系格局,打通西湖旅游和运河旅游的水上黄金交通线。河坊街沟通段河道长约291米,25米,其中河道宽9.5米,两边各留宽为6.5米的机非混合道。沿河两侧设河埠头和亲水平台。毕竟是凿路成河,形成了河面与河坊街路面约2米上下的反差。


河坊街凿路成河前后——沟通前(1995年4月摄)

河坊街凿路成河前后——沟通后(2010年10月2日摄)

    时尚与古典定格湖滨路

    湖滨路紧邻西湖,自然景观得天独厚。20019月,湖滨景区建设工程宣告开工,包括新湖滨公园和湖滨商贸旅游特色街区两大工程。2003101日,总长810米的湖滨路作为特色步行街建成启用。黄金路段黄金布局,在这条旅游特色街区,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融国际化、现代化和个性化元素于一地;在这里古朴典雅的青石砖仿古建筑与简洁明快的时尚店铺设计交融互通,现代与传统、时尚与古典相得益彰,指向打造世界级商贸旅游特色街区。


湖滨茶楼  旧貌新颜(1998年3月摄)

湖滨茶楼  旧貌新颜(2011年9月21日摄)

    机场路的前世今生

    有“省门第一路”之称的机场路,经过多次拓宽改造,全路段两侧以郁郁葱葱的杭州市树——香樟树为行道树,成为一条美观靓丽的林荫大道。
    机场路,因通向笕桥飞机场,故名,全长6.3公里。1959年,机场路修整,公路被拓宽至20米,改建成沥青路面;1971年,因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来杭需要,大规模修整机场路,路幅拓宽至25米;1995年,机场路再次整修;1998年,传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欲来杭州,机场路再次改造,马路由单车道扩建成双车道;20001229日,随着最后一架航班离去,44载风雨伴随的笕桥机场结束了民航机场的历史。2008年机场路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改造,道路拓宽为双向6车道,成为杭州东北部最美丽的林荫景观大道。


机场路的前世今生 ——双向2车道(1993年2月17日摄)

机场路的前世今生 ——双向4车道(1998年6月29日摄)

机场路的前世今生 ——双向6车道(2011年10月8日摄)

    武林商圈——杭城繁华原点

    武林商圈内高楼林立、商贾云集、寸土寸金、绚丽多姿,武林广场、浙江省展览馆、杭州大厦、百货大楼、银泰商业、雷迪森大酒店、杭州剧院等遍布其中。在这里,商务楼宇集结、金融机构集成、企业总部集群、通讯网络集约,文化、旅游、休闲等现代商业氛围浓厚;在这里,交织着人们的生活记忆、传承着城市的历史变迁、闪耀着商圈的缤纷光焰、焕发着斑斓的现代元素,已成为杭州繁华时尚的地标原点。


崛起的武林商圈(1989年摄)


崛起的武林商圈(2013920日摄)


    建在垃圾山 的生态园

    天子岭生态公园始建于2009年,20103月建成,它是国内第一座在垃圾堆体上建成的一座8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园内游步道长1400米,分为百果区、桂雨区、翠竹区和植物模纹景观区,园内种着香樟、桂花、红枫、无患子和红豆杉,挺拔的翠竹,垂丝海棠,百果区里还种下樱桃树、桃树、梨树等百余种植物。公园的东北角还有一个生态水池,养着鲫鱼、草鱼、黑鱼等,水池可以收集雨水,用于园区绿化灌溉。公园地面1.5米下,埋着自1991年至200616年间杭州市民所产生的900多万吨生活垃圾。


昔日垃圾山  今日生态园——库区填埋(1995年7月摄)
昔日垃圾山  今日生态园——垃圾倾倒(1995年7月摄)
昔日垃圾山  今日生态园——生态园(2010年5月23日摄)
昔日垃圾山  今日生态园——生态园((2010年5月23日摄影)

浙江第一码头怀旧

199818日,浙江第一码头——杭州南星桥客运码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告退”。遥想当年,在没有大桥的岁月里,过江只能依靠码头船渡。同治三年(1864年),红顶商人胡雪岩捐银10万两,在南星桥三廊庙建造了船渡码头,对往来旅人实行分文不取的“义渡”。1928年改建后定名浙江第一码头,为钢筋混凝土引桥,桥宽5米,长152米,曾为全省最大的内河码头,对改善钱塘江南北交通起了很大作用,在鼎盛时期 ,年输送旅客曾达到4000多万人次,成为钱江两岸市民跨跃钱塘江的重要交通工具。如今,逝者如斯夫,码头原址已是高楼林立。


浙江第一码头“退休”(1998年1月8日摄影)
浙江第一码头“退休”(1998年1月8日摄)
浙江第一码头“退休”(2008年2月13日摄)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