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人物访谈 > 正文
周建仕:用镜头替社会作证




原先我对周建仕老师并不熟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新浪博客中,看到一篇题为《“弱智”摄影师捧红了沈宝磷》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

    对于沈宝磷我略有所知,有次去绍兴,专门到安昌找他拍照,拍回来看看,虽比别人拍的逊色,但穿着打扮、音容笑貌没有多大区别。偶见这篇文章,唤起了我的阅读欲。

    文章作者是周建仕,他讲述了自己2013年2月受邀去绍兴拍摄。绍兴拍片,自然少不了摄影师们都烂熟于心的古镇安昌,少不了镇上那个老人沈宝磷。他列举了自己前年参加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研修班时,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国展及金像奖比赛评委陈小波老师的一番话:评奖中看到的泛滥影像中,沈宝磷就是其中一例。记得那年国赛照片中,好几百张照片全是这个“伪民俗”老人,当时评委决定,凡是出现他的作品统统枪毙。这是摄影的悲哀啊。

    周建仕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有点锋芒、有点大胆。于是,我开始搜索他是何许人也?周建仕(成熟大米),浙江海宁人,现供职于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总编室编辑、记者,被聘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五洲图片库(原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签约摄影师、2012年度佳能十佳专业摄影师评选活动入围百佳优秀摄影师、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被称为新纪实摄影师。

影记社会生活

    一个浙江媒体人,签约“国”字号摄影师,必定有他的特长与实力。关注度继续“撒网”,捕捉起他的一条条“大鱼”。

    ——《再见!霉干菜》共 18张,见央视网。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常理中的事。可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们生活得怎样?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西部贫困或欠发达县的小学生群体,34%的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他们营养失衡,铁元素缺乏,成为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严重问题。周建仕别出心裁地将镜头聚集在贫困地区孩子们的饭盒里,一日三餐青一色的霉干菜下饭的场景,让我们读图后有种鱼刺哽喉般的难受。欣慰的是近年来发展成果已惠及儿童的营养午餐,吃霉干菜这样苦涩的日子逐渐淡出,周建仕用镜头保存了岁月变迁的案例。

    ——《老城区里的孩子们》共21张,见央视网。周建仕向你展示的是2012年上半年,杭州望江门海潮地块拆迁改造工程启动,这标志着杭州老城区改造的加速。可是,在孩子们眼里,他们的生活环境尽管杂乱,他们的住房尽管简陋,但他们依然享受着最简单、最朴素、最好玩的快乐。快拆迁了,转眼到了2013年盛夏,在望江门的老铁路旁,一个个发生在老旧房屋里的故事,孩子们依然以灿烂的笑容,送别故居的最后日子。

    ——与《老城区里的孩子们》有着异曲同工的《望江门》,共15张,也是周建仕近年来的作品之一,被浙江摄影网重点推荐。

    千古望江门,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清初改名“望江门”,明清以前一直是观潮胜地,杭州习称“草桥门”,素称“望江门外菜担儿”,可见它在城市中的定位。作者在《望江门》照片解说词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望江门外,老铁路,老邻居;望江门外,老杭州,老市井。这里见不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孩子在废弃的铁路旁痛快玩耍,男人打着扑克,女人忙着家务,这里没有任何震撼冲击的光影,这里没有太多形式的纯艺术美感,一派生活的原生态景象,真实且浓缩,平凡而深邃,我喜欢这样的影像记录,给历史、给自己。

    国际摄影大师拉尔夫·吉卜生说过:“我不理会照相机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方式。”是的,望江门毗邻杭州闹市区城站,仅为一“路”之隔,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周建仕意识到,捡拾起这些老城区记忆碎片已时不我待,于是,他站到了那片陈旧杂乱而略显苍凉的老房子屋顶,俯视眼下,极目远处,像战士紧握枪杆那样,端起相机,毅然投入了一种抢救式的拍摄,印记沧桑,讲述故事,留给城市一些追怀,表达市井百姓的真实心态。

    ——《驱“魔”》——探访杭州公安收治重症精神病患者监管医院,共28张,见腾讯大浙网。这是周建仕深入杭州公安局安康医院所拍的一组特殊的纪实照片。

    市民比较陌生的安康医院,坐落于杭州郊外,是全国最早创建的一家收容管治危害社会治安精神病人的专门机构,医生护士全为警察编制。这里的病人不是人们一般概念上的病人,他们中有的杀了自己的孩子或者亲人,有的在闹市区杀害无辜路人,有的具有潜在着危险的攻击性……。他们着实“大逆不道”、“罪孽深重”,但他们都不是犯人,因为受“病魔”摧残,他们没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看看周建仕在拍摄采访手记中的道白:“当我深入现场拍摄的时候,过去概念中‘武疯’老虎般凶猛的攻击性已荡然无存,他们的表情和姿态,显得那样羸弱渺小,就像笼中的小鸟。有位20岁不到就住进这里,现在已60多岁了,40多年归一处,长年累月对他来说,无非是不变的朝朝暮暮。”因此,那里的医生们呼吁:精神病患者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的人格应该受到尊重,家人和社会上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药,可以治疗他们的生理之‘魔’,唯有爱,才可以驱散他们的心中之‘魔’”。这是周建仕拍摄后的感言。《驱“魔”》,传递的是一种悯恤、一种震撼、一种人性的思考。

    ——《收藏品市场小贩》共12张,见央视网。这是周建仕用手中的工具,向湖墅南路上的收藏品跳蚤市场对焦。收藏品市场种类繁多、千奇百怪,成为生活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涉足一块“宝地“,那里人来人往,有淘宝的、品相的、拍卖的、灵市面的等等,投资投机,真真假假,良莠并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可读出“藏家”鉴宝的强烈期盼,也窥探到了收藏品市场那种疯狂乱象,从中搭出了富裕起来的国人追求财富梦想的“心跳律动”。他那一幕幕活生生的影像反观人们:“真假之别可能让人一夜爆富,也可能让人倾家荡产。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谁能避开这个疯狂的时代,难道我们自己不是这疯狂的始作俑者吗?”

    《大展网》艺术总监,《浙江摄影网》执行主编沈珂评价:“周建仕借收藏品市场一角,用开放直白的语言和不断强化的语气,以结实密集的影像,呈现当下国人的幸福观,让你无法辩驳地、甚至极度无奈地接受这一事实。”

带着思想多拍

    新纪实摄影是周建仕的优势,他说自己不太去拍摄一些莺飞草长、花前月下的风光片,自己电脑里面基本没有什么非常漂亮的糖水片。因为这个时代,每天都在上演着社会电视连续剧。作为摄影人,他的镜头最多的是聚焦人们身边那些“最糟糕和最有活力”的现状,记录社会生活,拷贝影像文本。他深谙一个道理:摄影是要背负替现实世界作证的重担。而纪实摄影主要特征就是真实,起着反映人与环境,解读世道人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影像留史,图说文献的作用。因此,要学会放弃那种中规中矩的艺术摄影的追求,重在抓拍社会存在的所有独特的、光鲜的、荒诞的、典型的和原汁原味的社会现象。他认为自己过去拍摄的大量碎片,也许在几十年以后,这些相片可以代表自己对这个社会变迁的主观直白的一种表述和见证。

    “什么才是好照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位摄影大师说过:好照片就是我可以和它一起生活,让瞬间变成永恒的照片。周建仕坚信这个理,经常抽身到城郊农居点走走看看,咀嚼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原味”。他在《我为什么摄影》一文中写道:“逆光下,一个衣着城市化的农村女孩子,在蜗居的出租房阳台上,一边唱歌,一边晾晒着粉红色胸衣,这样的画面,难道不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的信心吗?”他剖析过去自己也拍摄了大量自己认为值得记录的社会生活场景,自以为有一种文献摄影的使命感;有时候也参加一些快乐交友的摄影活动,自以为自己热爱生活;有时候也给家人拍摄,自以为自己享受一种天伦之乐。但是拍摄多了,时间长了,逐渐感觉到缺失一种方向性的或主线性的东西。因此,他正在不懈地探索与努力着。

    在周建仕看来,摄影已不是单纯的拍照,他说,能不能打动自己和他人的心灵,才是摄影和拍照的区别所在,执着地拍摄活生生的人的世界,记录历史,记录感动始终成为他追求的指向。

    处在当今狂热的摄影时代,很多摄影人常问自己,为什么我拍不过别人,大奖总与我无缘?其实他们太被框框制约、太追求光影画面艺术,而恰恰值得记录的瞬息万变,不可再生的历史沉淀和有生命力的东西,长枪短炮却漏了光。奖杯与见证常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对于当今摄影中出现的一种非常浮躁的现象,好多摄影师追求一种表面的东西,为获奖东奔西走,这次比赛一个题材获了奖,下次的比赛类似的画面必定呈几何式增长,有的是旧瓶装新酒,有的是新瓶装陈酒,换汤不换药,而忽略了捕捉自己身边最感动的、令人思考的那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周建仕列举说,譬如现在旅游摄影,到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乐此不彼的“伪民俗”成为大家追捧。其实花花草草、人造风景代表不了一个时代,震撼内心的也不是表面的光影,就像沈宝磷,其实他只不过是古镇一个摆拍的姿态或演绎,对周边具有代表性的三农“富矿”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他说自己有时间的话,想拍摄记录沈宝磷,看看他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作为一名摄影师也好,摄影爱好者也罢,家始终是我们的根。你的取景框首先应该映显家人亲情,拍摄记录纯美的天伦之乐,一天到晚赶拍场子,行摄天下拍风光,若干年后的电脑上全是密集的美女和风景,却少了最值得纪念的亲情是要后悔的。陈小波老师深刻指出,我们不反对快乐摄影,不反对你拍风光,拍小花,拍金鱼,但前提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亲戚朋友,自己的身边的所有人的真实的生活。沈珂老师也指出:“只知道追求光影的极致和瞬间的有趣,最终也变成一付没有内容的空皮囊。”他们讲得多中肯、多情理。

    采访中,周建仕引用了一位摄影评论家的这样一段话,我们去不了叙利亚,去不了阿富汗,拍不了火山爆发、飞机失事等突发事件,那就拍点你我他每天都在过着的最糟糕和最有活力的生活。他说,他大部分时间喜欢拍摄身边各式各样的人,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活生生的生存表情,这种镜头语境是不可复制的,永存一个时代的印痕。如果摄影永远停留在捕光捉影里面不能自拔,到头来,会后悔的。总之,带着思想、带着情感拍摄,多拍是硬道理。你不要认为电脑硬盘中照片存得太多了,说不定到时都是些有用的资料,有时凌乱却是真实的。知往鉴今,影像传书,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采访中,周建仕说他有个建议,每个人都可以用最简单方便的拍摄工具,譬如每个现代人都拥有的手机,随时随地拍摄自己身边的生活,拍摄自己的亲人、自己的邻居,身边活生生的老百姓的生活,所有的这些,都是一种时代的,历史的记忆切片。手机拍照的方便性,随意性,及时性,快速的传播是相机无法比拟的。手机摄影的记录功能,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感动,记录人物环境社会关系,传递出来的人文信息,才是最看重的。

    最近,听说周建仕特别关注两大题材,一是新农村题材。尤是“新农村”景观。拆迁,失地农民宅基地集中规划建起现在的新农村、新小区,在漂亮楼房背后的这些从地里脱了草鞋,穿上皮鞋的农民,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心理,成了这样一道特殊的景观。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好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场景,都是历史的存遗,尽管这样的景观,只是一部分。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这样的景观终将成为历史,所以记录这些,代表一个时代的影像资料。二是环境保护题材。他一直专注着拍摄关于空气质量的专题,每天记录空气质量数据,让图片、数据对应起来。他的“杭州呼吸”专题将在今年9月与其他33个城市摄影师的拍摄作品,一起以《中国呼吸》专题,四月风摄影网组团参加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正式展出。他说,摄影可以做的就是记录我们的环境,让图片去说话,让人去思考。

    结束采访,意犹未尽。突然我想到要赠给周建仕老师一句话:成熟大米,沧海一粟,粒粒辛苦,颗颗饱满。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