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爱写诗,还喜爱美食。他一生写了许多赞美南宋美食的诗歌,其中有一首是写夏日冷饮冰酪的 ,诗云:“似腻还成爽, 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乍一看,还以为是现代人写雪肤玉容的冰激凌,其实杨万里写的是南宋的“冰酪”。冰酪其实就是冰激凌。它的主要食材,是天然冰加奶酪(奶酪中有奶油成分)。不要以为这位南宋著名诗人有着过人的超前意识,其实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食用冷饮历史之悠久。
早在商周、春秋战国时,我国已有了用青铜制作的“冰箱”,它的名字叫冰鉴。这种“冰箱”是夹层的,里面可以放天然冰块,用来冷藏食物( 包括酒、饮料与肉类 )。那么这天然冰块是从哪里来的呢?古代帝王的皇宫与达官贵人的豪宅,都建有名叫“凌阴”的冰窖。
据考证,古时我国气候比现在冷,特别是北方,一到冬天,大江大河大湖都会连底结冰,帝王和达官贵人们此时会在皇宫或庭园里挖冰窖,叫下属和仆人们到河、湖处凿冰取冰,贮藏到冰窖里。冰窖挖得很深,上面覆盖厚厚的泥土, 窖口装门,门上盖稻草或棉麻织物泥土,即使到了盛夏,冰窖里的天然冰也不会融化,随时可以取出敲碎或用刀刨成“雪花”制作冷饮。
南宋西湖老人所著《西湖老人繁胜录》一书,也记载有“乳糖真雪”一款,那是用牛奶、糖和刨冰制作的。更有一款“暑药冰水”,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熬水,加冰制作,书中载明“富家散暑药冰水”,说明这是有钱人家在家里制成这款中药冷饮,送给过路的劳苦大众饮用的。
由此可见,杨万里写的诗,有写实的一面。他说的“似凝还成爽”,是写冰酪的口感的;“才凝又欲飘”“玉来盆底碎”是写冰酪的形态的;“雪到口边消”是写冰酪入口顿时就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