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辑推荐 > 城市视点 > 正文
今天是“世界自行车日”,来看中国自行车变迁史
2020-06-04 10:14:23   浏览次数:1559



今天,是第3个世界自行车日。2018年4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一致决议,将6月3日设定为世界自行车日,鼓励会员国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推广自行车的使用。


作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目前中国的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近4亿辆,位居世界第一。无论是现在上下班高峰期川流不息的各色共享单车,还是五十年前与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并称“三转一响”的结婚必备品,自行车一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过中国人真正骑上自行车,还要等到十九世纪末,来华传教士把英国式前轮大、后轮小的自行车带到中国。



自行车传入中国

18世纪末,法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解锁了人类出行新姿势。


△自行车由模型诞生到今天形态的演变过程


十九世纪中后期,自行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然而,传入中国的自行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并未受到中国人的青睐。一方面造价高昂,且受限于困难的骑行技术;另一方面当时中国的道路颠簸不平,难以操控。作为西方舶来品的自行车饱受冷落。


△清朝时期,北京的自行车






自行车被中国人接受

直到20世纪初,自行车成为宫廷贵族娱乐的工具    ,才算苦尽甘来。史料记载,中国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了感受自行车呼啸而过的酸爽,不仅让妃子、侍从跟着一起骑,还下令锯掉宫门的门槛。



△清朝末代皇后婉容骑自行车 图片 | 视觉中国





民国初期,自行车在京城街头已时有出现,但只有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以及少数留洋归来的人家才有。自行车被视为一种奢侈品,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北京街头穿长袍骑自行车的人 图片 | 视觉中国


当时的自行车车型已有男车和坤车之分。男车有横梁,坤车是弯梁,为的是女士穿旗袍、裙子方便上下车。

△民国时期,骑坤车的女子


这段时期,京城还出现过“玩车一族”,就是把自行车捯饬得非常漂亮。有的在车把上装上反光镜,有的给车把配上颜色鲜艳且带长穗儿的把套儿。有的给车安上双响的铃铛,一按铃铛把儿,铃声清脆悦耳。


1911年,上海市邮政局从英国购入了100辆自行车,用于投递邮件。这是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第一次投入到上海。自行车从此有了私用和公用之分,也标志着自行车普及到大众化的层面,上海街头的自行车渐行渐多起来。


△1911年,上海邮政局购100辆自行车用于投递邮件




自行车成为“三转一响”之首


所谓“三转一响”,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庭生活中的“奢侈品”,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而自行车居首位。由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购买自行车必须凭票,特别是那些要结婚的年轻人,自行车成了结婚时必需的“三大件”之一,但要想买上一辆,可谓“一票难求”。


△70年代结婚时的"三大件"


人们谈论起“飞鸽”“永久”“凤凰”,不逊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谈论“捷达”“富康”“桑塔纳”。


△70年代“永久”自行车相当于如今的宝马




自行车王国


上世纪80年代,北京的自行车以平均每年50多万辆的速度增长。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那时每日上下班时壮观的自行车洪流,更是让中国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


△1984年,北京天安门前 图片 | 视觉中国


△1984年,上海,光新路 图片 | 视觉中国


△1986年,北京长安街复兴门路口 图片 | 视觉中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行车的生产品牌也不再局限于老三样(飞鸽、永久、凤凰),各种样式、型号的自行车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0世纪70年代,上海,各种自行车在市场上供应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北京自行车保有量最多的时候,1995年全市有自行车831万多辆,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20世纪90年代,北京东单上班的自行车人流 图片 | 视觉中国




汽车代替了单车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摩托车、小汽车出现在中国的马路上,普通人拥有私家车的梦想开始逐渐照进现实,人力逐渐被发动机取代,“二轮”逐渐被“四轮”替代。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依靠人力来提供动力的自行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出行需求,自行车也不再是“财富”的象征,骑车出行比例逐年下降。中国开始由自行车大国向汽车大国转型。


△90年代后,汽车增加,自行车使用率逐渐减少



共享单车成为新时尚


进入21世纪以后,自行车也不再是单纯的实用型代步工具,而渐渐有了时尚、运动、休闲、健身等新定位;近些年,陪伴了几代国人,一路走来的自行车,协共享模式重返街道。


自行车,阅尽世间沧桑,历经岁月洗礼,虽然沉浮多年,但依然精神抖擞作为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出行利器,也正因这一点,联合国设立了每年的6月3日为“世界自行车日”,希望可以促进环境管理和身体健康。


它不是过时的交通方式,而将成为象征着回归自然和时代进步的“新宠”!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人民网、中新网、澎湃新闻、视觉中国、新京报书评周刊等


编辑:毛婷

《杭州》杂志社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09038607号
地址: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9F    办公室电话:0571-85175159    E-mail:hangzhoutpw@163.com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www.pich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杭州杂志”

扫码关注“杭州图片网”